CS宏观研究
核心观点
11月社融和信贷均小幅低于预期,主要是企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少增2470亿元11月底,3个月票据转贴现利率再度下探至1.3%的低位,表明企业贷款需求偏弱,而更深层次的可能是宏观总需求低于均衡水平,这或将拖累后续投资增速居民中长期贷款延续上月的回暖趋势,同比多增772亿元,已经回到最近几年的增长中枢附近11月社融增速已经开始触底回升,预计在货币政策支持,地产融资边际回暖,以及政府债发行的支撑下,社融增速有望继续保持回升态势至2022年三季度前后
事项
央行发布2021年11月份金融信贷数据其中,11月新增信贷1.3万亿,新增社会融资总额2.6万亿,社融存量同比增长 10.1%,M2同比增长8.6%
正文
▌银行信贷端:居民中长贷延续温和回暖的态势,企业中长期贷款连续5个月同比负增长拖累信贷,或给后续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带来一定压力11月新增居民中长期贷款5821亿元,比去年同期多增772亿元多增幅度不仅高于10月,也高于2020年月均值,我们认为居民房贷的投放已经回升到最近几年的增长中枢附近,地产企业的现金流压力可能已经得到一定缓解11月大宗商品价格已经出现明显回调,但企业中长期贷款仍然同比少增了2470亿元,已是连续第5个月同比少增,且少增幅度都在1000亿以上正如我们在12月2日报告《2021年11月经济金融数据前瞻——预计社融增速将起底回升》中提到的11月底,3个月票据转贴现利率再度下探至1.3%的低位,表明银行票据‘冲量’行为较强,代表实体企业融资需求的企业中长期贷款可能依旧偏弱我们认为经济总体需求不足可能制约了企业的贷款意愿,如PMI新订单指数连续4个月处在荣枯线以下从结构上来看,今年企业中长期贷款走弱的两个重要因素是地产和城投融资的约束目前虽然以居民信用作为担保的按揭贷款有所回暖,但是由于部分地产企业信用确实出现恶化,银行对于地产企业融资仍然较为谨慎城投融资的限制没有也明显改变,且近期部分地区土地出让收入的下滑可能进一步导致城投融资困难企业中长期贷款持续走弱,或将给后续的固定资产投资带来一定压力
▌社融增速:社融同比增长10.1%,政府债支撑社融触底回升,利率下行后债券融资回暖,信托贷款年内已压降24.5%11月新增社会融资总额2.6万亿,社融同比增长10.1%,为2020年10月以来的首次增速环比提升11月政府债净融资8158亿元,同比多增4158亿元,是社融增速回升的最大推动力11月非金融企业债券融资4104亿元,同比多增3264亿元,均为年内最高值我们认为企业债的发行回暖主要是因为11月市场流动性较为充裕,利率较10月有所下行受几家公司大额定增影响,11月非金融企业股票融资也达到1294亿元11月信托贷款减少2190亿元,今年1—11月累计减少15520亿元,较去年末的余额压降了24.5%,而2020年全年信托贷款压降幅度也仅为14.8%
▌M1—M2剪刀差收窄反映地产销售有所好转,同时,年底财政支出加速,有望支撑狭义流动性11月M2同比增长8.5%,增速比上月下滑0.1个百分点,而M1同比增长3%,增速比上月回升0.2个百分点,M1—M2剪刀差收窄11月因为有散点疫情的复发,普通商品消费可能偏弱,剪刀差收窄或主要由于按揭放款加快以及地产销售的边际好转11月财政性存款减少7281亿元,同比多减5424亿元,表明财政支出在加速今年的财政后置不仅体现在政府债的发行节奏上,也体现在一般公共预算的支出上今年1—10月,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累计同比增长14.5%,而支出累计同比增速只有2.4%,因此财政性存款余额显著高于往年同期水平在年底时点,财政支出或将加速,从而对狭义流动性形成支撑在降准,财政支出和再贷款投放等多重因素影响下,12月中下旬的银行间市场流动性有望维持相对宽松的状态
▌预计在货币政策支持,地产融资边际回暖,以及政府债发行的支撑下,未来数月社融增速有望继续保持回升态势,直到2022年三季度前后我们认为社融回暖有三点原因第一,货币政策保持灵活适度,央行12月6日宣布全面降准0.5个百分点,释放1.2万亿长期资金第二,地产融资已经出现边际回暖迹象,12月3日银保监会也表示将重点满足首套房,改善性住房按揭需求,合理发放房地产开发贷款,并购贷款在2022年年初房贷额度重新下达之后,居民中长期贷款有望加速回暖第三,12月还有约7000亿政府债额度待发行而且11月24日国常会提出合理提出明年专项债额度和分配方案,研究依法依规按程序提前下达部分额度,明年财政大概率是前置的到明年三季度,地产投资增速有望见底回升,且通胀压力或将开始显现,届时信用投放节奏可能放缓
附录图表

本文节选自中信证券研究部已于2021年12月9日发布的报告《2021年11月金融数据点评:社融温和回暖,企业融资仍是短板》,具体分析内容请详见相关报告。
天津北方网讯:一头是缺少资金,需要纾困解难的中小微企业,一头是握着金融产品,寻求扩大贷款的商业银行,东丽区一根红线牵两头,架起银企无缝对接的桥梁,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借助“力度,速度,温度”三个维度协同发力,破解企业与市场对接的瓶颈。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